
皮革改色、色漿調色技術
想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我們的官網www.www.abnbn.com.cn 或加小鄒的QQ:2942841932
實體色調色推薦產品:水性色漿、油性色漿等色漿系列,或皮革漆、改色漆。
1.1 顏色基礎
顏色:即人對眼睛視網膜接收到的光作出的反應,在大腦中產生的某種感覺。
1.1.1顏色的三要素:色調(色相)、純度、亮度
色調(色相)(Hue):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是色與色之間的主要區別。如:紅色、黃色、藍色等。
純度(Chromacity):又稱飽和度或彩度,用來區別顏色的鮮艷程度。它可以理解為顏色中有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有色成分的含量越高則顏色越純,飽和度越高;消色成分(指和其它成分的顏色互成補色而能混成為白光的顏色)的含量越高則顏色越灰,飽和度越低。光譜色中的單色由于不含消色成分,所以飽和度最高,為100%;而白色、標準灰色和黑色所含的顏色都為消色成分,所以飽和度最低,為0或者說沒有飽和度.
亮度(Lightness):又稱明度,它表示有色物體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強弱程度,區別顏色的濃和淡。物體對光的反射越強(或吸收越弱),則亮度越高;物體對光的反射越弱或吸收越強),則亮度越低。白色的物體亮度高,是因為它幾乎不吸收光而全部把它反射出去;黑色的物體亮度低,是因為它幾乎不反射光而全部把它吸收。
說明:一般顏色從黃-橙-紅-綠-藍-靛-紫黑的變化,從深淺來說是變得越來越深,從亮度來說,則顯得越來越暗。顏色的三要素是相互聯系的。色相決定顏色的質,亮度和純度都是量的變化。任何顏色只要確定了它的色相、飽和度和亮度,就可以完全精確地確定出它是什么顏色。倘若其中一個要素變化了,那么這個顏色就也變化了,描述或確定一個顏色必須確定它的色調、純度和亮度。
1.1.2三原色:
染色中,我們所熟悉的拼色染料為:紅,黃,藍;電視機的屏幕則用紅,綠,藍三種色光來拼色。它們所用的三個顏色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任何兩色混合都得不到第三色。我們把具有這樣特征的三個顏色叫做三原色,其中一個稱為原色。在應用中,通常要求所選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色域能夠包含所有的色相,但實際上(如染色生產中)由于受染料的性能或用量所限,用紅,黃,藍三原色很難達到很深很純的黑色,所以在三原色之外,往往還需要添加一個黑色來增加深度和暗度。
1.1.3混色:
有加法混色、減法混色和平均混色三種混色模式。
加法混色:是在人眼視網膜的同一點上同時(或迅速交替)射入兩束或兩束以上顏色的光,產生與這些光的顏色不同的另一個顏色的感覺,它是把色光疊加起來的混色方法<把兩束光投射在一起所產生的混合便屬于加法混合,它們混合的結果使混合光的亮度增加(等于混合前兩光的亮度之和)。混合光的色相取決于參與混合各光的色相以及它們的相對強弱,如:紅光和綠光可以混合出黃光或橙光。若兩束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能產生白光,如紅光與藍綠光,那么這兩束光的顏色稱為互補色。加法混合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電視機屏幕上的各種顏色便是由紅,綠,藍三原色以加法混合的方式得到的。
減法混色: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色物體疊加在一起而產生的各有物體不同的顏色,我們所用的染料通常都具有這樣的特性:能夠有選擇地吸收可見光譜中某些波段(或者說某些顏色)的光。所以,染料的顏色是它吸收光源中一部分色光后剩余色光所表現出來的,例如黃色的染料致所以表現出黃色,是因為它吸收了綠、藍等較短波長的光的緣故。正是由于染料的這種吸光性,所以把兩種染料混合在一起所表現出來的混合色的光亮度將會比混合前小,因而是減法混合。另外,印刷品所產生的顏色也是各種顏色的油墨以減法混合的方式產生的。減法混合的三原色是青藍,品紅,黃,它們分別是加法混合三原色(紅,綠,藍)的補色。
加法混色三原色:紅、綠、藍;減法混色三原色:品紅、黃、青。三原色是互相獨立的,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能用另外二種配得。
加法混色三原色和減法混色三原色互為補色,即:紅和青、綠和品紅、黃和蘭,互為補色。
在印染工業中的調色,是使用幾種染料混合拼色,它屬于減法混色。
顏色的平均混合:色的平均混合可以用陀螺的例子來說明:先在陀螺面上貼幾種顏色,黃色和藍色然后將陀螺快速旋轉起來,這時我們看到的顏色將會是綠色,它是黃色和蘭色兩種顏色在人眼的視覺反應時間內頻繁作用于視網膜所產生的一種效果(或假象)。于這種混合的結果只使色相發生混合變化,而總的亮度并不改變,所以是平均混合。
說明:三種方式的顏色混合在不同的場合各有用處,掌握了它們的作用規律,我們便能使世界變得五顏六色,豐富多彩。
如何調色及實際應用
皮衣的裝飾性主要表現在: ①皮衣的款式;②服裝革的檔次;③皮衣的色彩。
在皮衣返新中,皮衣的款式和服裝革的質量是已經固定下來的,唯一可以改變的是皮衣的色彩。所以,顏色的拼配是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
1.配色原理:
對拼配色的人員來說最簡便快捷的配色方法,是利用由三原色構成的等邊三角形配色圖來進行拼配。在配色圖中(如圖—1所示),三原色位于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上,三角形的三條邊上的顏色為二次色,是由三原色中的兩種原色按不同的比例配制而成的。
在三角形內的顏色為三次色,即三角形內每一點上的顏色,都是由紅、黃、藍三原色拼配而成的。在配色圖的中心,有一個倒置的黑色三角形,它所在的位置叫黑色區,用等量的紅、黃、藍這三種顏色即可拼配成黑色。通過黑色區的任意一條直線,與三角形兩邊相交的兩點所指示的顏色基本上互為補色,按一定比例也可以拼配成黑色。
三角形內某點所表示的顏色,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該點直線的兩端所示的顏色來拼配。棕色可由橙色和棗紅色來拼配,在所有這類配色中,必須要防止太靠近中心位置的黑色區。否則所拼配的顏色就渾濁、不艷麗。在拼配顏色時,務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經過返新后,皮衣的色彩將令人失望。
5.色彩的協調 協調給人以和諧、統一的感受,是人們對于色彩的基本審美要求。使之產生協調有以下幾種方法:
(1)光源色協調:使各種色彩統一于同一光源色下。 (2)主導色協調:以某一色彩作為主導色,配以其它陪襯色彩。
(3)同類色、同性色協調:以各種同類色、同性色組成統一的基調。 (4)對比色協調:并列各種不同的對比色彩,也能產生協調。
6.調色常識 (1)調談色,應以白色為主,逐漸調入少量深色。 (2)調深色,應避免加白色及含粉質較多的顏色,水份略多一些。
(3)調亮部分,應加入適量白色,水份適中。(4)加入過量白色,色彩純度降低,而且容易產生“粉氣”的弊病。
(5)加入少量的綠色,可使紅色的純度降低。 (6)加入少量的紅色,可使綠色的純度降低。
(7)要降低某一色彩的純度,可調入赭石、熟褐、土黃、橄欖綠等這類較穩定的顏色。
(8)調色時,調入的顏色種類不能太多,否則色彩就會變臟變黑。
(9)如遇色彩“沉悶”,可調入適量桔黃色、色彩應會透明起來。 (10)調深色時,盡量避免使用黑色。因黑色比重偏輕,容易噴(刷)涂時引起色花,如需黑色,可用紅黃藍等比例加入
五、顏色配制:
顏色配制也稱為“調色”,調色是皮衣打油的關鍵,什么顏色的皮衣調什么顏色的油。
所有調的顏色都要由淺往濃調,先放顏色較淺的染料,再放深色染料,初學者掌握不好幾種染料的程度,所以在放染料時盡量少放,不足時再放,慢慢就會越調越多。顏色調好后,先在衣服的反面試一小塊,刷后的顏色要比衣服本色淺些,用吹風機吹干后顏色近似,就說明該皮衣的顏色正好調出來了,由于有的皮衣本身不同顏色,調顏色時取中間色,所調的顏色不可太淺,太淺衣服上的臟物蓋不住,顏色最好適當,如果不接近取比皮衣原有的顏色淺些的。
下面是幾種顏色的配制,僅供參考:
綠 色:黃色+藍色 淺紅色:紅色+白色
紫紅色:大紅+黑色+白色 深棕色:大紅+黑色+黃色
深藍色:藍色+黑色 灰 色:黑色+白色+紅色
棕黃色:黃色+棕色+黑色 墨綠色:綠色+(少量)黑色
藕荷色:紅色+藍色+白色 淺綠色:綠色+白色
天藍色:白色+藍色 寶石藍:藍色+黑色+白色
調色知識一、概述:
1、定義:顏色是一個心理物理學現象。顏色與三個因素相關:光源、物體、觀察者。
2、光源:光是電磁輻射中對于人眼敏感的那部分。波長大多在390~770nm。
眼睛對波長范圍兩端相對地較不敏感。我們眼睛的應答取決于光源散發的光的波長分布。就單色光來說,當單色光源波長增大時,我們看到顏色范圍從紫色通過藍、綠、黃和紅。當多色光源波長的比率變化時我們看到不同的色彩。當某一個光源其各種波長含量幾乎相等時,我們看到的是白色。
現在我們常使用的標準光源有三種:(含有不同的發射光譜)
①陰天北面天空(在北半球)來的太陽光;
②標準光源D65;(日光燈光源)
③標準光源A。(鎢光源)
3、光源-物體的相互影響(通過相互作用產生反射光譜)
影響顏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光源與受觀察物體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現如下:
①表面反射;
②吸收作用;
③散射作用;
4、觀察者(通過對反射光譜的感覺給出感受即顏色)
顏色的第三個關鍵因素是觀察者,包括眼睛和腦子。觀察者對顏色的感覺機理十分復雜,舉些例子,一個白色區域被黑色包圍,此白色看起來比沒有黑色存在時更白。黃色被藍綠色包圍,看起來比沒有藍綠色包圍時更橙。人在心情好和壞時對同一顏色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綜合來講,觀察者對顏色的感受隨環境、心情及眼睛對光的感覺能力不同而不同。
5、光源、物體和觀察者的相互作用
顏色涉及三個因素的相互影響:光源、物體、觀察者。任何因素的改變都會造成顏色的變化。要保證一對涂料在所有照明下都配色相同,唯一方法是采用相同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的著色劑。
假如兩種涂料中的著色劑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相同,它們的反射光譜完全相同,涂料可以在任何光源下配色相同。在某一特定光源下可用不同著色劑組成的兩種物質得到相同顏色,但其反射光譜不同。然而,這對涂料在不同光源下將不能配成同色。這種現象叫“條件同色”。
二、顏色體系
人類的眼睛能辨別幾千種顏色。然而,讓一個人描述他(她)看見的顏色是困難的。現在有許多顏色體系被開發出來,使定義識別顏色成為可能。有兩個類型體系:一種使用顏色樣卡,另一種從數學上鑒定顏色。
全部顏色體系至少要有三維才能包含所有可能顏色。在美國最廣泛使用的是孟塞爾顏色體系。孟塞爾體系的三元是色相、亮度和彩度。色相指顏色范圍如藍、藍光綠、綠、綠光黃、黃、黃光紅、紅、紅光紫、紫、紫光藍、再回到藍色。亮度是顏色光亮度特性,是通過與一系列灰色樣卡,灰色標準卡相對照而得到。亮度0指定是純黑,亮度10是純白。淺藍有高的亮度,而相同色相的深藍有低的亮度。彩度是一種顏色和相同亮度及色相的灰色的差異。亮紅有一個高的彩度,反之,相同的色相和亮度的灰光紅卻有一個低的彩度。
數學顏色體系是CIE顏色體系(CIE Color System)。該體系是基于光源、物體和標準觀察者的數學描述。由光源、物體和標準觀察者的相互影響的結果拿來規定該顏色,使用三維數據來計算三個刺激值X、Y和Z。并通過X、Y、Z來描述一個顏色。
三、顏色的混合
顏色的混合類型有兩種,“加色法”和“減色法”。在加色混合中,原色是紅、綠、藍。這種加色法用于舞臺燈光以及彩色電視中。
然而,涂料中的所有混合顏色是減色法混合。我們應用的顏色是從白色光中吸收(減去)某些波長的光。假如我們添加第二種彩色顏料到含有彩色顏料的涂料中去。我們減去更多了,我們不可能進一步再加顏料使之加回到任意波長的強度。在減色法混合中的原色是紅、黃、藍。假如我們將理想的黃和理想的藍等量混合結果得到綠色。即黃色吸收紫色。藍色吸收橙色保留綠色。同樣地,紅色和黃色產生橙色,紅色和藍色產生紫色。全部三種理想的顏色的等量混合物吸收全部光產生黑色。
同類文章排行
- 絲印油墨的消泡與脫泡問題
- 水性柔板和凹版油墨,上光油消泡劑問題
- 迪高消泡劑常見問題
- 消泡劑是如何起作用的?
- 脂方族水性樹脂,有什么特殊性能?
- 醇溶性聚氨酯樹脂與水性聚氨酯樹脂有什么區別
- 水性樹脂為什么對鋁的附著力不好,怎么解決
- 分散高色素炭黑和普通炭黑要用不同的分散劑
- 分散劑分散鈦白粉炭黑彩色為什么效果不一樣
- 加消光粉后涂料表面顆粒感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法
最新資訊文章
- 具有隔熱反射功能涂料的制備方法
- 雙組份透明玻璃隔熱涂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 自清潔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隔熱反射涂料制備方法
- 復合型水性丙烯酸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 高固含量水性紫外光固化透明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 環保型透明隔熱涂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 納米ATO/TiO2填料水性聚氨酯隔熱透明涂料配方
- 合成聚氨酯玻璃隔熱涂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 環保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 防水隔熱外墻涂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您的瀏覽歷史
